厦门大学妇女理论研讨会论文选集(1997-2011)
发布时间: 2013-05-08   浏览次数: 1899
本书由厦门大学“211工程”三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985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厦门大学妇女理论研讨会论文选集(1997-2011)

主编:陈力文
执编:蒋  月
 

编委会
主 任:
      陈力文,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主任
编 委:
      陈振明,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
      李明欢,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常务副主任,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叶文振,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副主任,福建江夏学院副院长
      王炳华,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副主任,厦门大学宣传部部长
      蒋  月,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副主任,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厦门大学妇女委员会主任
      林丹娅,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副主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陈武元,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副处长,教育研究院教授
      赵叶珠,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妇女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1997年,在厦门大学校领导和工会的支持下,厦门大学一批有志于推动妇女/性别研究的教职员工联手组建了跨学科的“厦门大学工会妇女理论研究会”。以此为标志,厦门大学有组织地开展妇女/性别研究已经走过了整整15个春秋。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开拓未来,我们从研究会召开的历届研讨会入选论文中精选了74篇论文汇编成集,以此向一直关心、支持我们的各级领导、各地同仁呈上我们的工作汇报。
     本论文选集是厦门大学妇女研究机构不断完善、提升的真实反映。自1997年迈出有组织研究的第一步,我们对于如何在跨学科领域完善学术体系建构的探索就从未停止过。2002年我们与福建省妇女联合会共同建设“厦门大学福建女性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我们在全国妇联支持下成立“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2008年我们又跨越海峡联手台湾大学等多所台湾高校组建“海峡两岸性别研究与教学合作中心”。正是在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不断完善研究机构建设、提升组织效能的努力中,厦门大学妇女研究收获了累累硕果。
     本论文选集是厦门大学妇女研究队伍不断成长壮大的翔实记录。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一开始就有男性学者作为主力参与,使妇女/性别研究成为男女两性学者合作、互动的领域,如此既有益于壮大性别研究队伍并使男性视角成为有机组成部分,又把对男性学者的社会性别文化教育贯穿到实际研究的整个过程之中。其次,我们的跨学科建构不仅从人文、历史向社会学科拓展,从社会行为学科向经济管理学科延伸,还切实推进文科与环境、化学等自然科学结缘,真正形成一支多学科学者既彼此合作又实现良性交叉碰撞的性别研究队伍。第三,基于厦门大学的地缘特点,我们特别重视实现海峡两岸学者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为海峡两岸学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构筑优势平台。第四,我们注重推进国际交流,曾先后邀请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印度、汤加等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来到厦门大学,和我们一起围绕妇女/性别专题展开学术研讨,拓宽学者的国际视野,提高国际化水平。
     本论文选集是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学者们实现教、学、研相互促进的集中展示。多年来,我们围绕“女性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性别平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当代性别理论发展”等专题主办了多个学术研讨会。我们在厦门大学校园内常年举办女教授、女研究生、女性发展论坛,举办妇女与健康”系列讲座。我们开展社会服务,为相关部门开办女性能力拓展的高级研修班。我们通过建章立制鼓励教师跨学科开设女性学课程,设立女性主义方法论、性别与文学、女性与经济发展、性别社会学、女性主义政治学、女性参政、性别与法学、女性教育学等系列课程28门。与此同时,我们借助硕士、博士点申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女性学学科体系,为女性学发展培养高端人才。目前,妇女/性别研究已经正式成为厦门大学“985工程”公共管理重点学科建设的四大学术方向之一,而且,以此为新起点,我们正致力于在交叉学科领域建立“妇女/性别研究”博士点。
     我们在妇女/性别研究中一贯坚持“三个并重”原则,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与跟踪西方女性主义研究前沿并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并重;突出社会性别视角理论分析与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并重。相信读者们能够从本论文集所收录的论文中,理解我们执着的学术追求。
     值此论文选集出版之际,我们要再次感谢从中央到省市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名誉会长彭珮云大姐,曾先后多次莅临我校视察指导,彭珮云大姐并为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题词,勉励我们要“发挥优势开拓创新,建设先进性别文化”。感谢全国妇联、福建省妇联和厦门市妇联领导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发展机会。感谢厦门大学党政领导、有关部门和学院领导以及相关学科带头人对妇女/性别研究事业的发展所给与的鼓励,以及所营造的十分宽松的支持环境。感谢厦门大学工会和妇委会一以贯之的关注和参与。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一直是鞭策我们努力做好工作的动力。
     追昔抚今,我们深感任重道远。我们相信,有各级领导和同仁的关心支持,有我们基地成员在多年合作中凝聚而成的共识与奋斗精神,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一定会越办越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为当代妇女/性别理论研究的发展,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全面落实,做出我们义不容辞的贡献!
 
陈力文

2012年11月

 

目 录

第一编  1997年研讨会

林丹娅  对当代女性文化的考察

廖泉文  论妇女的劳动保护与就业保障

丁丽瑛  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女职工权益保护

叶文振  当代中国婚姻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周翔鹤  理性或非理性—关于传统闽南农村妇女生育行为和生育率的观察与分析

周妙  试论爱情与婚姻的区别与联系家庭美德建设理论基础之一

何笑梅  从小说看台湾女性价值观的嬗变

武毅英  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述评

 

第二编  1999年研讨会

赵丽霞  关于妇女地位的指标讨论

何笑梅  台湾妇女运动初探

廖泉文  论妇女职业发展道路与大学教育

张友琴  教育是妇女自立自强之本——从厦门市妇女权益保障调查中得到的启示

赵叶珠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女子教育思潮

王巧萍刘艳杰  知识经济与女性就业

廖泉文吴贵明  海峡两岸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比较研究

叶文振  市场经济和中国妇女的自我养老意识

蒋  月  妇女面对离婚潮时应该怎么办

 

第三编  2002年研讨会

叶文振夏怡然  福建省妇女社会地位变迁及其存在的问题

张友琴  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网—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工作模式初探

陈英敏  我国反性骚扰立法初探

张  莉  构建我国反家庭暴力体系

叶文振、石红梅、刘建华、杜鹃  中国妇女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武毅英  高等教育大众化影响下女大学生择业的现状、挑战与前景

陈蒋齐  从性别视角对平等就业权的法律思考——兼谈女研究生的就业难问题

林丹娅徐丛青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批判

叶文振  孩子对父母婚姻的影响及其制约因素

 

第四编  2004年研讨会

叶文振  男女平等:一个多维的理论建构

徐雅芬董建辉  女性主义与权力——政治人类学视野下的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述评

叶文振、葛学凤、叶妍  流动妇女的职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李明欢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关于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的若干思考

赵叶珠周仲高  大学生性别差异的实证研究

蒋  月  高校女职工维权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林丹娅  中国高校女性学教研问题的思考何雪莲

何雪莲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

 

第五编  2006年研讨会

胡  荣  影响妇女在村级选举中的参与的诸因素分析
叶文振  论传统家庭模式对生育文化的制度影响
陈凤兰、徐延辉  社会排斥与农业女性化

蒋  月  潘峰  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张  颖  我国家事补偿请求权研究

廖志丹  社会性别视野中的高校知识女性发展

林丹娅  “私奔”模式:现代中国性政治的千年隐文

许剑如  翟永明诗歌中的女性意识探幽

郑渺渺  出走在边际地带——90年代女性小说的言说方式 

 

第六编  2007年研讨会

王德文  从流动妇女生殖健康视角论计划生育综合改革

李  丹  女性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

熊金才  人生计划权妇女权益保护的新视点

胡立峰  男女退休年龄差异对女性就业和养老保险的影响

赵叶珠  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性别视角

洪彩真  中国少数民族女子高等教育民族与地域差异研究

钱兰英  女大学生的心灵成长历程分析——从原生家庭的角度

廖志丹  从专场招聘会透视女大学生就业难

蒋月、鲍红香  海峡两岸妇女交流的促进与展望

董静怡  直面现实人生的女性写作——论福建女作家赖妙宽、北北、须一瓜的小说创作

张  敏  80年代福建女作家作品研究现状

张甜甜  多样化的女性书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福建散文女作家创作风貌

杨美景  性别视角下的女性休闲分析 

 

第七编 2008-2009年研讨会

徐雅芬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王姗姗  宪法保障下的妇女平等就业权

蒋  月  婚姻家庭法中的性别意识与妇女权利保护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为例

何丽新  走出同居女性权利缺失的法律困境

赵叶珠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大陆妇女教育成就

   ——基于全球视野的分析/中国妇女在实现权蒋月利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之策

Brian Tam  探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

黄柳云  我国反家庭暴力公力救济之设置

郑丽鑫  婚民事特别保护的实证研究——以现行《婚姻法》修正案第33为对象

嬿如  超越性别的女性形象—电视剧《戈壁母亲》中的传播与和谐

陈喜乐陈丽敏  女性与生态和谐

林丹娅  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学语言研究之现状

 

第八编 2010年研讨会

蒋  月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男女平等

石红梅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特色女性学理论的发展

李  丹  和谐社会中的性别公平问题

蒋月、潘峰  福建省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辜靖婷  从男女平权及法律制度看中国妇女在家庭中的权益保障

廖志丹  社会性别视角下加强高校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林丹娅、董静怡  沐栉三十年春风的中国女性文学

吴伟萍  女性广告形象解读及重塑

林  红  女性/性别学课程建设

 

编后说明
     编辑这本论文集,从提出动议到出版,经历了一年左右时间。在此,就编辑工作做几点说明。
     关于本书的结构顺序安排。由于历届研讨合计次数多,延续时间较长,为了能客观反映厦门大学妇女研究的基本发展脉络,遂决定按照每届研讨会举行顺序编排论文,并且每次研讨会均单独占设编。编入某次研讨会中的论文,就是本次研讨会中的应征论文章,故不再对每篇论文属于哪次研讨会进行注释说明。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每次研讨会的情况,各编之首设立了“研讨会简介”。研讨会简介概要地介绍当年研讨会信息,包括主题、出席人员、论文数量、发言者及其发言主要内容等,均由执行主编撰稿。早些年举行的研讨会,因当时条件所限等原因,编辑未能收集到合适照片,留下些许遗憾。近些年份举行的研讨会,都拍摄有会议照片,故选配了若干幅会议照片。
     关于论文收录与作者。本文集的论文作者,均为厦门大学的教职工或者在籍在学学生。为客观反映厦门大学妇女理论研究队伍、研究关注领域、研究水平及成效,本文集仅收录厦门大学教职工和学生的论文,对作者在厦门大学校内的具体服务单位或岗位,也有说明,既反映厦门大学从事妇女研究者之分布情况,又便于读者了解作者的专业背景。在本册中,有些作者,在不同年份,其职称有所变化,所以,其在不同年份举办的研讨会上,同一作者发表的不同论文时,其职务或职称前后可能有不一致的情形,此非编辑失误。文中作者简介中的身份仅指其提交论文应征参加妇女理论研讨会时的身份。在本文集编辑出版时,有少数论文作者已经从厦门大学退休或到其他单位任职的,学生毕业后大多离开了厦门大学。事实上,多数研讨会上,都有外校或外单位从事妇女理论教学、研究或实务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交高质量论文参会的,但基于编辑本文集的初衷,编辑未将这些论文收入本文集。故每次研讨论之下的论文,并非研讨会全貌。少数研讨会上,个别作者除了提交独立署名的论文外,还提交了与他人合作的论文,本文集也一并收录了。有几次研讨会上,有几位厦门大学教职工的演讲报告非常精彩,不仅赢得与会者一致称赞,而且会后许久仍令参会者回味,但因演讲者无时间整理成文,本文集编辑时未能收入其中,有些可惜。
     本文集编辑时,对所收录的论文之形式进行了统一规范处理。由于部分论文发表时间早,论文又发表在不同的研讨会上,所以,论文的原有形式,不尽一致,有些论文规范也不尽相同。为统一全册论文之形式,执编按照题目、作者、内容提要、关键词、正文等先后顺序进行了调整。凡注释,一律做成当页脚注。鉴定于节约字符考虑,文后未列参考文献。有些论文后原本列明主要参考文献名目的,编辑时能转换后脚注的,已转换成脚注,未能转换的,编辑时被删了,在此向作者表示歉意。
     本文集有70余万字,作为厦门大学妇女研究的成果,不论是论文数量还是质量,的确都称得上“厚重”。
     感谢全体论文作者同意将其当年参加研讨会的论文交付编辑结集出版。
     感谢厦门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冯源、孟晓梅、陈欣、吴雄雁四位同学在暑假里协助完成部分论文打字、校对工作。
     本书由厦大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基地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陈振明教授领衔的厦门大学“211工程”三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985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出版,特此鸣谢。
执行主编:蒋 月
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