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依托”模式产生“多赢”效应 ——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创新机制见成效
发布时间: 2012-03-19   浏览次数: 1258

“双依托”模式产生“多赢”效应

——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创新机制见成效

    如何结合高校优势,建好妇联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厦门大学用不到5年时间给了“答案”。
    2006年,全国妇联和厦门大学共建的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在1997年成立的厦门大学工会妇女理论研究会和2002年成立的福建女性发展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
    至今,虽然成立不到5年,而且成员是由各院系教师兼职组成(其中核心成员达50多名),但基地已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28部,获得各种奖励60多项。
2011年6月初,全国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秀榕到基地调研时给予高度评价: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体制机制富于创新,具体工作卓有成效。

 双依托”模式产生“双推动”效果

    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主任陈力文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基地之所以能取得一点成绩,主要是全国省市妇联给予了大力支持,学校党委非常重视,实行了“双依托”模式——即依托公共事务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教育研究院等学院的教学科研资源优势;依托工会、妇委会群众团体,积极组织全校有关教师进行专题研究。
    受益的“双依托”模式可谓“小投入,大产出”——产生了“双推动”效果——即推动妇女/性别理论研究与教学;推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传播和实践。
    依托学院的学科资源优势,厦门大学在全国“985工程”高校(目前少数将妇女/性别教育和研究纳入重点学科建设的高校)中,把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学科建设以“社会性别与公共事务”方向纳入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学科,并进入了厦门大学“985工程”(2010-2020年)建设规划。
    厦门大学在公共事务学院除设立了公共管理(女性研究)硕士点,女性社会学博士专业方向,还开设了21门女性公共选修课,这些课程深受大学生欢迎,不少课程因选修学生太多,受教室所限不得不限制选修人数。
    基地近5年来共承担全国和省市各级研究课题60多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的台湾女性文学研究、中国婚姻家庭法的传统与现代化研究等。举办了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女性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女性学教学与研究推进研讨会等高水平的学术会议。
基地积极参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建设与规划,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体系”建设工程融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的工作规划之中,积极组织全校有关教师设立专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2010年,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组织召开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当代性别理论发展的学术研讨会,并产生了像《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两性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特色女性学理论的发展》等一些重点文章。

 双推动”效果“衍生”社会效应

    如果说“双依托”模式产生“双推动”效果,那么“双推动”效果“衍生”了一系列社会效应。
    “海峡两岸性别研究与教学合作中心”是基地“衍生”的新平台。为积极推动闽台妇女乃至整个华文世界的女性学教学与研究的合作与交流。2008年,依托基地,厦门大学与台湾大学、台湾交通大学、成功大学联合成立了“海峡两岸性别研究与教学合作中心”。由此形成了以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为核心的四个妇女/性别研究机构平台,即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海峡两岸性别研究与教学合作中心、福建女性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工会妇女理论研究会。
    海峡两岸性别研究与教学合作中心为两岸学者在妇女/性别领域的课程设计等教学体系化建设,师资培养与交流,学生互访与交流学习,编写材料、教学参考资料等方面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此外,基地还组织成员积极参加两岸交流活动并举办妇女研修培训班等,传播先进性别文化。厦门大学积极发挥高校优势,建好妇联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答案"赢得了多方肯定。全国妇联、中国妇女研究会为了表彰在近年来为推动妇女/性别研究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专门给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颁发了第二届中国妇女研究组织奖。                                                  

                                                   (本报记者 吴军华)

                                            (转载自《中国妇女报》2011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