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工作概况
发布时间: 2011-05-30   浏览次数: 1667

四、纳入学校规划平台,推进学科体系建设

 学科建设入主流

    在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下,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学科建设以“社会性别与公共事务”方向纳入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学科,进入厦门大学“985工程”(2010-2020年)建设规划。
    依托学院的学科资源优势,妇女/性别研究将作为学校新的学科增长点,进入学科发展主流。
 
    “985”学科工程性别研究三大要点:
    (1)社会性别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立足国内外社会性别理论与方法研究前沿,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性别理论和方法,推进性别平等基本国策的全面落实,实现公共管理公平正义的目标。
    (2)当代中国女性发展及评价:致力于当代中国妇女的发展现状,并致力于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3)性别文化与公共治理:注重研究中国的性别文化需求、性别文化市场、性别文化发展、性别文化政策、性别文化管理,不断跟踪国内外性别文化服务的不同模式,针对性别文化在当代公共领域中的问题,提供公共治理的策略、方式、方法和途径。

 培养女性研究人才

(1)设立“女性社会学”博士专业方向
     已招收四届5名博士生
(2)设立“公共管理(女性研究)”硕士点
(3)开设女性学课程
     博士生课程 2门: 婚姻家庭法研究、女性社会学;
     硕士生课程10门: 全球女性发展、女性主义政治学、社会转型与女性发展等;
     公共选修课21门: 性别与文学、性别与媒体、女性健康学、现代女作家作品研究、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性别与文化研究、婚姻家庭研究、婚姻家庭法研究、妇女权益保障、女子高等教育研究、女性文本个案研究、中国女性写作史等。
    上述课程深受大学生欢迎,不少课程因选修学生太多,必须对人数进行限制。如:赵叶珠老师的公共校选课《女性与发展》报名人超过几百人,最后只好限制人数。

 教材建设取得突出成绩

   以林丹娅教授为主编、我校教师参与撰写的《女性文学教程》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为该学科领域的全国通用教材,获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11届优秀成果奖、中国女性文学委员会的中国女性文学理论建设奖等国家级奖项。
    叶文振教授主编的《女性学导论》被评为福建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

 

 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的有益尝试:
    “土风”云南普米族音乐合作舞台剧
  由厦大性别与文学研究团队和中国“土风计划”合作推出的舞台剧《风语》,以其全国高校首创的教学实践模式尤为引人注目。
  “土风计划” 是一个以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为主的研究课题。该项目旨在通过身份差异性,在接触、交流与互动中,比较与探讨在不同性别制度下的文化/文学生成与传承等问题,
  该课程以文艺表现形式与形态展示,突破原有的教学手段与接受群面的局限,在进行创新性教学实践的同时,也进行创新性的性别意识教育与传播途径的实践。 

    我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密切结合地方实际,积极发挥综合性大学的资源优势,在妇女理论体系构建方面、在学科建设方面、在涉及妇女问题的立法和政策制定上,以及在提高妇女整体素质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研究中国特色妇女理论 

 拓展学术研究,推进理论创新 
     按照珮云大姐讲话指示精神,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当代中国实践,深化学术研究,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注重理论建构与理论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体系”建设。 

 落实“211工程”三期和“98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加强学科平台建设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体系”建设工程融入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的工作规划之中,组织队伍,设立专项研究课题。
    落实“985工程”公共管理重点学科建设社会性别与公共事务方向建设计划。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立足国内外社会性别理论与方法研究前沿,推进性别平等基本国策的全面落实,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理论体系建设。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速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

    在已经开设的女性学课程中,强化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拓宽教学层面,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等方式,培养具有先进性别意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是我校建立的青年学子骨干训练营,是一个集中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服务、课题研究与对外交流等形式的综合平台。我们将在研修班中增加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修内容。

 加强理论宣传与培养,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普及

    我校有一支专门的理论报告员队伍,他们承担着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行理论宣传、普及和教育的任务,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和行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融入理论报告员的宣讲内容,拓展性别平等教育的宣传面。

 

 

 

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