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性别文化进校园第三讲:女大学生如何调适挫折心理
发布时间: 2012-05-02   浏览次数: 1597

  先进性别文化进校园第三讲:女大学生如何调适挫折心理

         4月27日19:30,先进性别文化进校园系列讲座第三讲《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成长—女大学生心理挫折调整》在嘉庚主楼220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福建省妇女联合会、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与校团委主办,校学生会女生部承办。主讲人是来自海洋与地球学院的副教授廖志丹老师。

  讲座一开始,廖老师就纠正了学生中流行的关于挫折的错误观念,用一个个关于受挫的真实案例讲述了挫折不仅来源失败,更来自于对失败的认知。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构成了挫折的三大因素,其中挫折认知尤为重要。廖老师做过专职辅导员,曾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百强”的荣誉,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她说,大多数在挫折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不是因为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境,而是面对困境时缺乏自信与勇气。

  男女有别,在受挫感上也不例外。廖老师说由于女性自身生理特性以及社会对女性的传统观的影响,女性要比男性更加容易感到挫折。而在校大学女生处于逐渐步入成熟过程中,这个年龄段的女生是极度敏感的。就此,廖老师列举了女大学生挫折感的三大来源:传统角色定位与追求个体自由之间的矛盾、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困惑以及就业中弱势地位造成的挫折感。针对这三种情况,廖老师强调,女生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角色,承认自己的弱势也要正视自己的优势,在人际关系上要保持一颗宽容他人的心怀,悦纳自我。

    “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每一个挫折都会成为过去,都会有转折点的到来,每一个挫折都会产生影响。”廖老师用简短的话语总结了一个挫折的始末。

  讲座结束后,廖老师走下讲台,坐在学生中间,与大家进行了关于挫折的深入交流。起先由于害羞或者涉及隐私等顾虑,同学们不愿轻易吐露心声。在一位女生的带动下,同学们开始讲述自己对于挫折的认识和自己的挫折经历,廖老师也一一做出了回应。

    原计划两个小时的讲座,因为良好的互动氛围而延长了半个小时。“这样的互动,与其说是师生问答,不如说是心灵的交流”,“这样的交流过程才真正让我们有所感,有所悟。”一位同学向记者表达了讲座的感受,表示意犹未尽。

(厦大青年宣传中心杜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