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邓朝晖主任带队赴东北部分高校和研究所开展调研
发布时间: 2025-06-21   浏览次数:


今年是世界第四次妇女大会暨《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2026年是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厦门大学妇女基地)成立二十周年,值此重要节点,为了进一步推进厦门大学妇女/性别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培训工作,深化中国特色妇女发展道路研究、推进当代妇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6月8日-13日,厦门大学女基地主任邓朝晖老师带队赴东北部分高校和研究所开展调研交流。

黑龙江省妇女研究所(黑龙江省妇女干部学院),是全国第一个以婚姻家庭为对象的专门科研机构。在座谈会上,该所(院)副所(院)长王博重点介绍所(院)的成立历史,基本职能等情况,邓朝晖主任介绍了厦大妇女基地成立近20年以来研究实践和思考。双方代表围绕妇女/性别研究的理论前沿、实践探索、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就共同关心的学术热点、培训课程设置及学术交流活动等分享了见解与经验。

邓朝晖主任向该所(院)赠送厦门大学妇女基地出版的学术集刊《妇女/性别研究》。期待未来双方在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智库建设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

在延边大学调研会上,延边大学副校长刘岩表示欢迎邓朝晖主任一行来访,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特色优势和学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基本情况。基地主任邓朝晖介绍了厦门大学和厦大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发展概况,就其取得成绩、收获经验进行分享。她表示,延边大学作为一所与新中国同龄的高校,为加强东亚文化对话、拓展人文交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厦门大学作为一所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高校,充分发挥面向东南亚的优势,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做出厦大的独特贡献。延边大学通过强化妇女/性别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深化社会服务及培训体系等举措,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积极探索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的独特发展道路,取得了较高的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质量水平。希望双方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在全方位加强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成效,共同推动中国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性别平等与社会进步。

调研会上,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姜秀玉介绍了学院对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工作的支持情况,延边大学妇女/性别研究基地主任金花善介绍了基地工作经验和未来的发展思路。与会人员围绕深化开展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邓朝晖主任向延边大学赠送厦门大学妇女基地出版的学术集刊。

 会后,邓朝晖主任一行参观了延边大学校史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馆。邓朝晖主任还考察了延边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并与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兼职研究员们座谈、留念。

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和厦门大学妇女基地都是2006年6月首批入选与全国妇联、中国妇女研究会共建的“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在座谈会上,东北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马晓燕对邓朝晖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基本情况及取得的丰硕成果。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晶教授、张淑燕教授分别介绍了东北师大妇女基地在运行机制、学科建设、培训与交流活动、特色和优势以及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思路等。厦门大学妇女基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石红梅教授分享了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的特色和成效。与会人员一起回顾了中国女性研究的历史并对进一步推进妇女/性别研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邓朝晖主任表示,希望两个姊妹基地能继续加强妇女/性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围绕“北京+30”这一主题共议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为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贡献更多力量。

   据悉,近日厦门大学妇女基地班子成员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将分别赴东北、西北、华东等地区有关高校或研究机构开展调研交流活动,以更好地学习借鉴其他高校妇女基地的先进经验和作法,进一步扩展发展思路,为基地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做准备,也为持续推进妇女发展事业贡献更多的厦大智慧和力量。

图/文 厦门大学妇女基地秘书长 茹晓燕

编辑 厦门大学妇女基地学生助理 杜洋

审核 蒋月